3月18日中午,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班的同学们和浙江农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共商专升本农林经济管理、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这些学生中,他们有的是浙江省劳动模范、有的是浙江省人大代表、更多的是扎根“三农”的“新农人”。午餐会以“总结过往经验,共谋未来发展”为主题,利用午餐的时间,大家边吃饭边交流,师生们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培养方案、课程优化和教学改革,让教学课程进田间、到心田。

回顾过往:课程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座谈会上,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回顾了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班的办学成果。自开班以来,已培养了近千名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为浙江省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我们的课程设计紧密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经营能力。”例如,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先进农业技术,通过项目路演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等。

直面问题:学生代表畅谈,改进课程建议
座谈会上,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分享了他们的学习体会,并对课程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课程内容丰富,但部分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还有点差距。” 省劳模、2025级农学班沈煜潮建议,增加更多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希望课程能更加注重数字化农业技术的应用。”江建红表示,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也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课程应紧跟时代潮流,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课程时间安排可以更加灵活,方便在职学生学习。”省人大代表、2024级农林经济管理班王海芳建议,学院可以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方便学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现在上课时间安排会与家中采茶时间发生冲突。
展望未来:优化课程设计,擦亮品牌特色

学生代表提出的建议,继续教育学院的老师们都记在了笔记本上。 “大家的每一条建议,我们都记在心里啦!学院一定会认真研究,把课程设计得更贴心、更实用,让教学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分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接着说道:“咱们都知道,光有理论还不够,得让大家在实践中‘练练手’。所以啊,接下来我们会增加更多实践环节,比如带大家去田间地头‘实战演练’,或者邀请农业企业的专家手把手教大家怎么把理论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我们还计划跟更多的农业企业‘牵手’,搭建更多实践平台。” “这样一来,大家不仅能学到真本事,还能有更多机会去企业里‘练练摊’,积累经验,拓宽视野。咱们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干出一番事业!” 学历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结语:共谋未来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会议最后,学院相关负责人对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班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他说,“咱们这个班啊,就像一块金字招牌,得越擦越亮才行!接下来,学院会继续在教学上动脑筋,把课程设计得更接地气,实践环节也会更丰富,让大家学得更有劲儿。”他还特别提到:“乡村振兴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得靠一批又一批有本事、有干劲的人才来推动。咱们这个班,就是要培养这样的‘领头雁’,让大家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大展身手。学院也会不断创新,把人才培养模式做得更好,为咱们浙江的农业现代化添砖加瓦,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据悉,浙江农林大学作为浙江省首批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始终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和农业经营领军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坚持"全要素推进教学改革、全过程实施跟踪培养、全链式强化实践育人"的培养理念,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指导+项目孵化"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持续探索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新路径,为我省打造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