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省重点建设高校 · 国家认可学历)
学院主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稳步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科学设置校外教学点,面向社会需求开设专升本(学制2.5年)和高起本(学制5年)招生专业,为广大学生提供灵活、便捷的学历提升路径,学生完成学业后获本科学历证书,并可在达到条件后申请学士学位证书。近五年,累计招生近2.5万余人,年均在校生超1.6万余人。
2自考主考专业建设
学校于2007年获批园林技术(专科)主考专业;2021年获批园林(专升本)主考专业,实现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本科专业新突破。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完整的招生管理、助学过程跟踪与成效评价等培养过程,获得了良好社会评价,有效充实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业态更新迭代,学校积极在我省率先开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林经济管理(乡村运营方向)和动物医学两个专升本专业,进一步彰显农林类高校的担当和力量。
3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培育
自2010年起,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提升班,实施“新农人”学历提升惠民工程,成为乡村人才学历提升、职业发展的优质学习平台。十余年来,开设农学、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累计培育千余名“专精特新”人才,成为了乡村产业振兴与创富带头人,涌现出全国人大代表孙军、全国劳动模范王运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4自考全日制助学
学院坚持需求导向,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自2007年起,在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园林技术、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艺术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学前教育、旅游管理、数字媒体艺术、动物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工业设计(本科)、园林(本科)、视觉传达设计(本科)等专业领域,开办全日制自考助学项目。一直以来,学院秉持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管理模式,连续通过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年度综合评估,取得优异成绩,并于2019年获评“浙江省自学考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5非学历教育培训
学院以打造实效性强、持续性好的高质量非学历教育培训服务为核心目标,着力构建“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的非学历教育培训体系。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并重”的多元方式,面向社会提供涵盖党政教育、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乡村产业、乡村运营)、职业技能提升等领域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内容,为学员社会竞争力提升保驾护航。
特色项目: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由国家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组织实施,通过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系统性培育和综合性政策支持,培育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头雁”队伍。学校的培养工作与成效获《人民日报》、光明网等近百家主流媒体报道,学员满意度综合评价得分均达99.70分以上。2023年度“头雁”项目以“优秀”通过验收,并受邀在2024年全国“头雁”培训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特色项目:
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
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浙江农林大学承办,采用“理论+实践”系统培育模式,组织学员深入乡村,系统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着力打造一支“思想有高度、认识有深度、经营有思路、带农有招数”的“四有”型联农带农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乡村经营水平,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能。

6技能人才评价
学校于1998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2005年获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可开展园林绿化工、花卉园艺师、造林更新工、木材检验师、家具设计师等50多个职业工种的鉴定工作。2022年,成功入选全省首批35家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同时跻身全省首批技能人才评价专家培养基地及题库开发单位,并启动技能评价工作,成为服务乡村人才技能提升与认定的重要窗口。
7浙江农民大学
2013年12月,浙江农民大学在我校挂牌,成为浙江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平台。浙江省农办、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人事社保厅、海洋渔业局、供销社以及团省委、省妇联等厅局为校务委员会成员单位,省委副书记兼任校长,分管副省长兼任第一副校长,省农办主任兼任常务副校长,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兼任执行副校长。统筹浙江大学等9个校区、杭州农民学院等11所分校,协调全省各县农民学校。